520小说网

520小说网>穿越七零都跟阎王谈过判还怕啥 > 第691章(第1页)

第691章(第1页)

春末夏初的太阳,已然带上几分狠厉的意味。风卷着尘土和稀薄的水汽,掠过一片片艰难复苏的土地。盐碱地特有的那种苍白色,依然是大地的底色,但这一次,点点绿意不再是孤军奋战,它们沿着新修的生态埂、排水沟,在覆盖着秸秆的“被子”下,连成了更为坚韧的阵线。

周小小蹲在田埂边,用手指小心地拨开一株活水芽根部的秸秆,仔细观察着土壤的湿度和盐晶析出的情况。她的脸庞被风吹得粗糙,眼神却锐利而专注。李文跟在她身边,熟练地在本子上记录着数据。

“李姐,你看,”周小小轻声说,指尖拈起一点稍显湿润的土,“覆盖了秸秆的地方,墒情确实好很多,返盐也轻了。”

李文凑过去看了看,点头道:“是啊,老乡们现在都信这个‘盖被子’的法子了。就是秸秆不太够用,还得想法子。”

“阿海上次信里说,他们海边也用海草,甚至晒干的水藻。咱们看看附近水塘、洼地里有没有类似的替代品……”周小小正说着,一个半大的孩子气喘吁吁地跑过来。

“周同志!李同志!县里通知,让赶紧回去开会!说是……说是省里又来人了!”

周小小和李文对视一眼,心里都咯噔一下。去年省观察员带来的那份引起讨论的报告,后续虽有赞许,但质疑之声也不小。这次又来,是福是祸?

公社简陋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省里来的是一位五十岁上下、表情严肃的干部,姓王,介绍是生产指导处的副处长。县里的领导陪在一旁,神色有些紧张。公社干部和社员代表们挤满了屋子,空气凝重。

王处长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他先是肯定了试点地区在去年特大旱灾中“保绿”的努力和精神,但话锋随即转向了尖锐的质疑。

“但是,同志们啊,‘绿脉’系统的核心目的是增产,是解决群众的吃饭问题!我看了你们去年的产量数据,坦白说,很难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挖沟渠、修埂子、铺秸秆,结果呢?收上来的粮食还不够塞牙缝的!有的同志反映,这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了?花架子摆得好看,却不顶饱啊!”

他的话像一块冰,砸在众人心上。底下社员们窃窃私语,有的低头不语,有的面露不服。那位曾经在食堂问周小小“啥时候才能多打粮食”的妇女,抱着孩子,眼神里又充满了忧虑。

公社老书记磕了磕烟袋,试图解释:“王处长,去年情况特殊,百年不遇的大旱……”

“干旱不是只有你们这里旱!”王处长打断他,语气加重,“全省乃至全国很多地方都受灾!为什么别的有些地方,产量损失就没这么大?我们要思考的是自身的抗灾能力到底有没有提高!你们这些办法,听起来新奇,什么猫耳洞、秸秆被,是不是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投入产出比划算吗?能不能大规模推广?这些都是问题!”

他目光扫视全场,最后落在周小小身上:“周小小同志,你是具体的技术负责人,你说说看。如果今年再来一次去年的旱情,你能保证产量有显着提高吗?能保证社员们不再饿肚子吗?”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周小小身上。压力如山般袭来。她知道,此刻任何空洞的保证都毫无意义。她深吸一口气,站了起来,声音清晰却不高亢,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

“王处长,各位领导,乡亲们,我无法保证。”她的话让会场一阵骚动,王处长的眉头拧得更紧了。

周小小话锋一转:“天灾的事情,谁也打不了包票。老天爷不下雨,就算有再好的办法,我们也变不出水来。但是,我们能保证的是,尽最大努力,让每一滴水发挥最大的作用,让每一寸土地积蓄最大的力量,让庄稼的抗逆性提到最高!”

她拿起李文记录的数据本:“去年,在几乎绝收的情况下,我们的核心试验区保住了七成的活水芽和碱蒿,这些植物固氮改土的效果,数据在这里,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了零点三个百分点,表层盐分下降了百分之五。这意味什么?意味着地确实在变好,虽然慢,但方向是对的!”

她又指向窗外:“那些猫耳洞水窖,在春季降雨时存下的水,保证了播种时关键的水分。秸秆覆盖让土壤蒸发量减少了近三成!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效果!它们不是花架子,是我们在极端条件下,从群众智慧、从解放军同志、从海边渔民那里学来的,保命的土办法!”

“至于产量,”周小小语气沉痛但坦诚,“去年我们确实歉收了,乡亲们挨了饿,我心里比谁都难受。但是,如果我们不这么做,去年就是绝收!今年这片地可能已经彻底盐碱化,连这点绿都看不到!我们现在做的,是在给土地治病,病去如抽丝,不能指望刚吃下一剂药,第二天就能扛两百斤麻袋!”

她看向那位抱孩子的妇女,看向眉头紧锁的老农,看向所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社员们:“我知道,吃饱肚子是天大的事。请再给我们一点时间,也给这片土地一点时间。我们引种的新耐旱作物已经发芽,优化后的沟渠正在起作用,‘绿脉’不是一个马上结果子的仙法,它是一条需要耐心打通的路。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明年,后年,我们一定能让产量一步步上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周小小的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带着一种基于事实的真诚和扎根土地的韧性。会场安静下来。老农们吧嗒着烟袋,眼神复杂。王处长沉默着,手指敲着桌面,似乎在权衡。

这时,一位中年社员站了起来,他是去年抗旱时最卖力的一员,肩膀上的老茧还没褪完:“领导,俺是个粗人,不懂大道理。俺就知道,去年那场大旱,要不是周同志他们带着俺们挖洞、铺草,俺们那点苗子早就死绝了!是没打下多少粮食,可留下了种子,留下了盼头!今年开春,这地摸着就是比往年有‘劲’!俺信周同志,俺愿意跟着干!”

“对!俺们也愿意!”又有几个社员附和起来,“总不能年年指望老天爷开恩!得靠自己想办法!”

群众的声音虽然朴实,却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王处长的脸色缓和了些。他最终没有立刻做出结论,只是要求更加详实、周期更短的产量对比数据,并要求工作组定期汇报。“省里会持续关注,既要看过程,更要看结果。群众的肚子,是最终的检验标准。”

会议结束后,周小小感到一阵虚脱,但更多的是责任。王处长的话虽然刺耳,却点出了最核心的问题:生态改良的长期性和群众迫切需求之间的矛盾。

接下来的日子,周小小和李文更加拼命。她们知道,时间不等人,质疑也不会自动消失。必须争分夺秒,让土地尽快焕发出应有的生产力。

她们进一步优化作物的搭配。除了活水芽、碱蒿这些先锋作物,她们将阿海寄来的几种耐盐耐旱的海边植物种子,选择性地播种在条件最差的区域。其中一种类似碱蓬的植物,表现出惊人的生命力,其深扎的根系和肉质的叶片,仿佛专为干旱和盐碱而生。

她们继续深化“土办法”的应用。周成业根据春季回传的数据,改进了“猫耳洞”水窖的防渗漏设计,建议在黏土捶实的基础上,加入少量石灰和沙子,形成更坚固的防渗层。他还设计了一种极其简易的、用废旧玻璃瓶和木棍制作的土壤湿度计,成本几乎为零,却能让社员们直观地看到土壤深处的墒情变化,极大增强了他们节水和覆盖保墒的主动性。

阿海则寄来了更多的“海洋的礼物”。除了植物种子,还有一些关于利用潮间带自然过滤原理改良咸水的朴素设想,虽然暂时难以直接应用,却极大地拓展了周小小的思路。通信中,阿海那句“地和人一样,病了要慢慢调养,急不得,但也歇不得”成了周小小鼓励自己和社员们的口头禅。

夏日的考验如期而至。雨水依然比往年偏少,气温居高不下。但这一次,试点地区的田地展现出了不同的景象。

新挖和优化的排水沟渠,有效地控制了地下水位,减轻了次生盐渍化。遍布田间的“猫耳洞”水窖,在偶尔的降雨后蓄起了宝贵的水源。厚厚的秸秆覆盖层像一层保护膜,锁住了水分,抑制了盐分上升。那些耐盐碱作物虽然生长缓慢,却顽强地挺立着,绿色在不断蔓延。

周边没有进行改良的土地,再次出现了大面积的萎蔫和枯黄,白花花的盐碱斑重新显露。而试点区内,虽然远谈不上郁郁葱葱,却生机未断。尤其是核心试验区,活水芽和碱蒿已经长到了半人高,形成了一片小小的绿色屏障,甚至开始零星抽穗。

鲜明的对比,无声地证明了一切。社员们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自发地维护沟渠,检查水窖,添加覆盖物,像呵护孩子一样呵护着这片正在恢复生机的土地。

一天傍晚,周小小正在灯下整理数据,老书记领着一个人走了进来。竟是去而复返的王处长。他没有通知县里,一个人悄悄来了。

“周同志,别紧张。”王处长的表情比上次柔和了许多,“我回去后,向领导详细汇报了这里的情况,也把你们的数据和那个……‘猫耳洞’、‘秸秆被’的土办法做了介绍。领导很重视,认为这种因地制宜、汇聚民智的抗旱保墒思路,即使在非盐碱地区也有借鉴意义。我这次来,是想抛开报告,亲眼看看。”

接下来的两天,王处长在周小小和李文的陪同下,默默走访了每一个试点地块。他仔细查看了沟渠的深度和密度,钻进“猫耳洞”水窖感受里面的湿凉,亲手拨开秸秆查看土壤墒情,对比着不同作物的长势。他甚至拿着周成业设计的简易湿度计,在田里测了又测。

他看着社员们虽然辛苦却充满希望的脸庞,看着他们自发地想出各种节省材料、提高效率的小窍门。他看到在那位抱孩子妇女的家门口,用破瓦罐做的滴灌装置,正一滴一滴地滋润着几棵珍贵的菜苗。

最后,他站在那片长势最好的活水芽和碱蒿前,久久沉默。夕阳给这片绿色镀上了一层金边,顽强而壮美。

“周小小同志,”王处长终于开口,声音有些沙哑,“我上次的话,说得有些重了。给我看再多的报告,也不如亲眼看到这一切。你们做的,不是在摆花架子,是在扎扎实实地创造奇迹。产量的问题,是我太急功近利了。这样的土地,能保住绿色,能逐年改善,本身就是最大的胜利!粮食产量,一定会随着地力的恢复跟上来的。”

他转过身,郑重地对周小小和李文说:“你们坚持的道路是正确的。省里会认真研究,如何更好地支持你们的工作。你们整理的材料,尤其是那些土办法和耐旱作物品种的信息,要尽快详细上报。省里考虑,可以在其他类似条件的地区,进行小范围的试点推广。”

王处长离开后,周小小和李文激动得一夜未眠。这意味着,“绿脉”系统不仅得到了认可,其核心的韧性理念和群众智慧,还将可能惠及更广阔的土地。

秋收时节,产量依然没有达到丰年的水平,但相比去年,已经有了显着提升。尤其是那些耐盐碱的特色作物,如碱蒿和那种类似碱蓬的海边植物,获得了一定的收成。碱蒿的籽实可以磨粉,茎叶可以做饲料,碱蓬的嫩叶甚至可以食用,提供了一种新的食物来源。

喜欢穿越七零都跟阎王谈过判还怕啥请大家收藏:()穿越七零都跟阎王谈过判还怕啥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杨柳如常  诱宠,前任小叔又野又缠  北地春(NPH)  我在NBA偷戒指  今岁无忧  爱上水仙花[自攻自受]  穿到法老身边做权臣  我正常后,前男友都发癫来追了  十鸢  NBA:最强锋线,重塑绿军荣耀  四年修得同居渡  我的道士老婆  斗破之双系统  良娣美艳无双,病弱太子娇宠上瘾  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  就这个美人攻,爽!  你惹她干嘛?厉鬼都被吓得撞大墙  这个品种的虫族是不是大有问题  娇吟  魔弈,天道之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

好书推荐:桃运无双,洛雷神秘帝少甜宠妻和表姐同居的日子最佳女配(娱乐圈冯征秦始皇嬴政撩妹小神医妙手小村医吻安,首长大人超品邪医报告首长,萌妻入侵睡吧,国民夫人离婚三十天重生世家子我的老婆是冠军校园极品公子山村名医当沙雕攻拿到虐文剧本我的相公风华绝代极品媳妇农女不修仙我家皇后又作妖美人如玉都市弃少归来,依旧怪医圣手叶皓轩,一念都市超级赘婿八零娇女有空间神话之后仙工开物,蛊真人龙藏恒星时刻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中年男人请遵守游戏规则世上还有这种好事儿娘子,我道心乱了我被初恋退婚之后大明虎贲农家小娘子总裁情深入骨我行走江湖那些年混在后宫的假太监那夜上错床凶兽档案蚀骨危情带着妹子去修仙醉卧美人乡抱上空姐的大腿都市之纵意花丛末世之重生御女逆命相师老子是无赖都市极品人生高武我的气血无限多十年磨砺,归来已无敌修仙 一代神帝横空出世网游我在全民战争霸气开挂这个歌神眼神不好使瞎子开局逆风翻盘,抱得校花归傲世骄龙世界房产巨头将门弃妇又震慑边关了汉末无衣神话之后开局签到荒古圣体公寓里的精灵训练家盗墓,开棺挖到一只两千年粽子我们都是九零后心花路放别搞,我是人,魔尊是啥玩意儿他的金丝雀又娇又软渣夫软饭硬吃,那就送他去归西我本无意成仙我和女神合租的日子小师弟,求你从了师姐吧超品风水相师最废皇太子空间重生之商门影后穿成前夫的家养狗重生之纯真年代凡人神算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极品兵王俏总裁乡村傻医仙的秘密乡村神医村长九千岁,女帝她又纳妃了跪在妻女墓前忏悔,我重生了屌丝小保安,遇见女鬼逆袭了寡妇也是潜力股我要成为天下无敌假太监:攻略皇后的我如鱼得水穿越为摄政王,女帝视我心头刺汉服小姐姐直播被大熊猫赖上娘亲,离开这家,我带你吃香喝辣小姐,姑爷他又要造反啦凡三的财富蛙跳外戚好凶猛我的女皇上司最强俏村姑这个农民有点虎多子多福,从拿捏九幽女帝开始重生许仙当儒圣古玩捡漏从离婚后开始绝世废材:毒后归来偷偷藏不住楚家有女初修仙师父,抱小腿极品女仙他的小仙女大律师的惹火宝贝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捡个魔神做师父万古第一废材我真不想当奸臣重生后我成了拼爹界杠把子我的姐姐是恶役千金大小姐一胎七宝:老婆大人哪里跑内科医生她真不是沙雕龙藏烟雨江南仙工开物神话之后鹅是老五剑走偏锋的大明大燕文学读吧小说网读一读小说网快眼看书啃书网爬书网权术小说网去读书书荒小说网再读读小说网书趣阁恒星时刻崇文中文网天籁小说小二中文文华摘云若月楚玄辰开局揭皇榜,皇后竟是我亲娘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千里宦途升迁之路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官梯险情相亲认错人,闪婚千亿女总裁书文小说不乖官路女人香学姐蓄意勾引深入浅出仙帝重生,我有一个紫云葫芦财阀小甜妻:老公,乖乖宠我空白在综艺直播里高潮不断重回2009,从不当舔狗开始透骨欢爱欲之潮直上青云深度补习上流社会共享女友镇龙棺,阎王命上瘾爱欲之潮假千金身世曝光,玄学大佬杀疯了臣服议事桌上官途:权力巅峰开局手搓歼10,被女儿开去航展曝光了关于我哥和我男朋友互换身体这件事村野流香闪婚夜,残疾老公站起来了师娘,你真美迟音